WFU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姆趾外翻還有救嗎?- 腳趾變形續集


作者:李鑌

這一篇就讓我們把 腳趾變形怎麼辦?! 還沒講的,會造成腳趾變形的剩下兩個力學機制講完,也就是「伸肌代償」和「屈肌代償」機制。


伸肌代償


人體除了脛後肌之外,“脛前肌”亦可將足弓抬起。脛前肌位在小腿前側,其肌肉纖維從脛骨往下到小腿末端1/3變成肌腱,肌腱通過位在腳踝的伸肌支持帶 (Extensor retinaculum) 深處,最後連接至內側楔形骨的底部。

主要動作是將腳踝向上翹起 (Ankle dorsiflexion) 並協助提高足弓,而同樣位在小腿前側的伸趾長肌和伸姆長肌,雖然主要的動作是控制姆趾與腳趾們的翹起,但亦有協助腳踝翹起的功能。

其中伸趾長肌與脛前肌同,肌纖維從小腿前側出發到小腿末端1/3變成肌腱,穿過伸肌支持帶深處、再往下連接至腳趾頭的遠端趾骨。因其肌腱相對更長,不只需要腳踝處的伸肌支持帶給予固定,位在腳背處的骨間肌、蚓狀肌亦需扮演支持帶的角色,將伸趾長肌的肌腱牢牢地固定在腳背上。這樣伸趾長肌在腳背處才有了支點,才有能力去控制更遠端的遠端趾骨,亦協助了腳踝的翹起。




而這樣長的肌肉都有一個特色,就是跟短小的肌肉相比,如骨間肌、蚓狀肌,在力學上更具有發力的優勢。當你主要用來翹起腳踝的脛前肌不夠力或控制不佳時,協助腳踝翹起的伸趾長肌就會進來幫忙,但伸趾長肌出太多力時,在力學上就很容易抑制掉骨間肌、蚓狀肌。

骨間肌、蚓狀肌對於伸趾長肌的任務是要將它牢牢地固定在腳背上以提供支點,它們被抑制後即無法提供支點,使得伸趾長肌協助腳踝翹起的能力受影響。伸趾長肌越做不到越想幫忙、越出力幫忙骨間肌、蚓狀肌就越被抑制,久了之後你腳趾頭的趾間關節就因為伸趾長肌一直出力的關係,翹起來了。

那要怎麼知道一個人正在使用伸肌代償機制呢?

試試看不要給任何提示,請對方翹起腳踝,如果你看到他腳背處的伸趾長肌肌腱變得很明顯,那就是了。伸趾長肌代償的翹腳踝動作會使得足部偏向外側、足弓不明顯;若是單純使用脛前肌的翹腳踝動作,足部會稍稍偏向內側、且足弓明顯。




伸肌代償機制與姆趾外翻的關係


這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脛前肌與腓骨長肌都連接到內側楔形骨底部,這兩條肌肉與內側楔形骨會形成類似一個滑輪裝置 (Pulley)。內側楔形骨為滑輪本身,脛前肌與腓骨長肌則是滑輪兩端的繩索,藉以控制著足部內外側向的平衡。若脛前肌發力多,則足部偏向內側;若腓骨長肌發力多,則足部偏向外側。




而與姆趾外翻有關的內收姆趾肌,其斜頭的近端會從第2, 3, 4蹠骨基部、與腓骨長肌的腱鞘出發,因為這樣在解剖上直接的鏈結,腓骨長肌有帶動內收姆趾肌的能力。

當你的伸趾長肌代償翹腳踝動作使得足部偏向外側,會帶動發力時也使足部偏向外側的腓骨長肌,而腓骨長肌又會接著帶動內收姆趾肌,久而久之你的姆趾就會因為內收姆趾肌的關係,慢慢的被往中趾的方向帶動,姆趾外翻就這麼形成了。




屈肌代償


最後一個會造成腳趾變形的機制最不常見,但相對容易理解。位在小腿後側的腓腸肌與比目魚肌,俗稱小腿三頭肌 (Triceps surae),它們最主要的任務是做出腳踝往下踩 (Ankle plantarflexion),也就是踮腳尖的動作。與小腿三頭肌同樣位在小腿後側的屈趾長肌當然也可以協助做出踮腳尖的動作,只是並非主要。

即使你已不需要踮起腳尖愛了 (🎵:想踮起腳尖找~尋~愛🎶) 😂,在日常失活中還是得要常常做出踮起尖的動作喔。想到了嗎?在我們走路的時候,在後面的那隻腳就是要做出踮腳尖的動作才能將我們往前推進呦。

當小腿三頭肌力量不夠時,屈趾長肌就要進來協助、代償這個動作,久了也就導致腳趾的變形。要怎麼知道小腿三頭肌肌力夠不夠?你可以用兩根手指頭輕輕扶在固定平面上以保持平衡,然後踮起腳尖到最高、再讓腳跟回到地上,一般來說要可以不中斷連續做25下以上,小腿三頭肌的肌力才算正常喔!

另外也可以在踮腳尖的時候順便觀察,腳趾頭是不是會一直不自覺地做出抓地動作,這就是屈趾長肌正在代償小腿三頭肌的表現。


足部與腳趾的動作解離


不管你是不是扁平足,不管你的足弓是高、是低,不管你有哪種腳趾變形,可能是錘狀趾、爪狀趾、亦或是姆趾外翻。只要你有腳趾變形,就意味你有著足部的動作失能,可能是卡在只能柔軟、無法變得堅固的扁平足;或是卡在堅固、無法變得柔軟的高弓足。

不管是哪一種失能,矯正的重點有二:
📍 利用下肢筋膜線帶動小腿骨至足部的連動,訓練足部恢復原本的能力。
📍 訓練足部活動時,腳趾頭不要一直進來幫忙。即足部的動作應與腳趾的動作解離,腳趾保持冷靜,訓練過程中不可抓地、亦不要翹起。

綜合會造成腳趾變形的三種機制有了下面三個運動,推薦給你,希望你的足部失能與腳趾變形能獲得一點點改善。

🔐翹腳踝練習:




練習使用脛前肌做出單純的腳踝背屈動作,不要有腳趾的代償。如果做對了就不會看到伸趾長肌肌腱明顯的浮起,而腳踝翹起的同時足部會自然微偏向內側 (姆趾側),如上圖左。

🔐下肢筋膜鍊帶動足部:






半跪姿下,專注於撐起足弓的黃金三角,即腳跟、姆趾腳球、小趾腳球。利用膝蓋的往前來帶動小腿骨的內轉,進而帶動跟骨的外翻、足部的旋前;利用膝蓋往後,帶動小腿骨外轉,進而帶動跟骨的內翻、足部旋後。注意過程中腳趾頭都是放鬆的,不翹起、也不抓地。

🔐腳跟夾球踮腳尖:

如下面影片一般,你可以找一顆按摩球或網球固定於兩腳跟中間,手指輕扶牆壁或桌面以保持平衡,在不讓球掉落的前提下,慢慢踮腳讓腳跟離地、再慢慢下降回到地面。




因為有球的關係,會更強調腳跟的內翻與整體足部的旋後。過程中記得腳趾在地面上是完全放鬆的,不會有任何腳趾代償的動作出現,所以真的會覺得小腿蠻出力的喔!

🔺最後要提醒大家,人體就是這麼一環扣著一環,有時候足部的失能是從髖關節的不穩定連動下來的,而大部分的髖關節不穩定又跟無法正確啟動核心機制有關。有問題的話還是要找專業的醫師、物理治療師評估檢查一下,看是不是要從更源頭的地方處理,讓自己整體變得更穩定喔!


補充影片




相關文章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脊椎滑脫還可以運動嗎?


作者:李鑌

脊椎滑脫這四個字對許多人來說不陌生,「脊椎滑脫之後是不是就不能運動了」應該是在臨床工作中最常被這類型個案問到的問題,有些個案甚至還被醫師說過以後就不能再運動了而沮喪好一陣子。

到底被診斷為脊椎滑脫後能動還不能動?是否就此被宣判再也不能運動了的死刑呢?沒事!不要擔心,這篇統一回答你。




矯正性運動是一定可以做的


如果你已經被診斷為脊椎滑脫,就代表脊椎本身的骨構造處在不夠穩定的狀態,在人體中可以協助骨構造穩定的組織包含關節裡的軟骨、包住關節的關節囊,以及在關節周邊的韌帶與肌肉。

除了肌肉之外,上述提到的關節囊、韌帶,以及軟骨,都屬於結締組織。傳統上我們認為結締組織屬於被動組織,這些組織無法因為你的意識而有主動的收縮,意思是你不太能 "直接" 訓練這些組織來讓它們變強壯。

但現在我們知道這些結締組織含有大量的感覺受器,是提供本體感覺非常重要的來源。我們可以透過本體感覺的訓練來讓這些組織的感覺更敏銳,以確保在動作超過它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前回傳訊號給大腦,讓大腦控制肌肉做出相對應的保護動作。

如果你的骨構造處在不穩定的狀態,除了外科手術直接將不穩定的兩塊骨頭固定起來之外,你自己可以做的就是訓練肌肉。讓它可以協助維持骨構造的穩定,以及透過肌肉的練習讓其他被動的結締組織可以變得更靈敏,讓你更不會做出會傷害到自己的動作角度。




所以,如果你問我脊椎滑脫可以做運動嗎?我的回答是:

「先讓醫師確認你目前滑脫的分級、及是否有危險徵兆 (Red flag signs),比如感覺喪失、肌肉無力萎縮、大小便失禁等。若分級太嚴重、或已有危險徵兆,那就需要醫師立刻進行醫療處置。

至於不需要立即醫療處置的,不管是先接受一陣子的保守治療後續才安排開刀、或是就接受保守的復健治療即可,都應該要學習如何做 "矯正性運動" 來加強脊椎的穩定,讓症狀獲得更好的改善及滑脫的程度不繼續惡化。

矯正性運動就是物理治療師的專業了,在回歸你一直以來喜歡做的運動之前,先經過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評估檢查,確定身體穩定脊椎控制動作的能力是否足夠,是不是有需要強化或修正的地方。

以及討論你喜歡從事的運動,哪些是安全的,在你學會正確的控制身體之後可以繼續執行;又有哪些可能會給予脊椎過多的剪力,就算會正確的動作控制也已經不適合再繼續做了。」


好的呼吸即是核心


我們剛剛有提到除了外科手術之外,你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訓練肌肉。只要有點概念的人都會知道,透過訓練核心肌群來增加它們對骨構造的支撐及穩定,對脊椎滑脫是非常重要的。

要特別澄清一下,這邊講的訓練大家不要以為是多做仰臥起坐、多撐一點棒式或側棒式來將核心肌群練到很壯。不是的!這邊訓練講的是 "神經肌肉的控制",也就是你能不能啟動正確的肌肉發力,以及控制整個核心肌群的協調。

如果沒有正確的神經肌肉控制,那練再多仰臥起坐及棒式,也都只是一直訓練到代償而已。沒有訓練效果還不打緊,如果越練越不舒服那就糟糕了,可能還會讓滑脫的狀況變得更嚴重。

因此,我們要的不是你練出六塊肌或小蠻腰,我們練習的重點是如同 長期的「肩頸僵硬」還能怎麼解 這篇講的,如何透過正確的呼吸來啟動整個核心穩定的機制,並將這個能力延續至各種姿勢下的動態治療性運動中。


⬆內在核心的啟動練習。


伴隨髖關節在矢狀面上的不穩定


除了核心不夠穩定,在脊椎滑脫的個案身上非常容易發現同時伴隨著髖關節在 "矢狀面" 上的不穩。原因是核心不穩定,讓原本該專心負責髖屈動作的髂腰肌去協助穩定核心,導致骨盆卡在前傾 (Anterior tilting of pelvis)、髖關節卡在微屈曲的位置 (Stuck in slight hip flexion),而無法順暢做出髖屈的動作。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了,因為無法順利地做出髖屈,導致協助執行髖屈的股直肌、闊張筋膜肌,與執行髖伸的膕旁肌等控制髖屈、髖伸的肌肉,也跟著發生失能的狀況。

如果在動作評估的過程中發現骨盆有過多的前傾、後傾,或膝蓋有過多的伸直、彎曲,都代表髖關節有著在矢狀面上的不穩。這樣的滑脫個案除了抱怨腰部、下背部的不舒服外,也會同時抱怨髖部前側、或位在臀部後側與大腿交接處的疼痛不適。

這樣的個案在核心穩定的訓練之後,應接著訓練核心與髖關節在矢狀面上的協調。不管在什麼姿位下,髖關節做出伸直、彎曲時,都不應出現額外腰椎伸直或彎曲的代償 (即腰椎矢狀面的動作去代償髖關節矢狀面上的動作)。




⬆於四足跪姿下練習髖屈,腰椎不可有伸直或彎曲的代償動作。


⬆於半跪姿,保持核心穩定的前提下,執行髖伸與髖屈。


Takeaway points


最後給大家三點帶走,

💁 除非脊椎滑脫的程度或症狀已經太嚴重,多數的脊椎滑脫都是可以、也應該要做矯正性運動。學會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之後,通常可回歸一般普羅大眾常做的休閒運動。

💁 核心肌群的訓練不是有在做仰臥起坐或棒式就好,重要的是能否透過呼吸啟動內在核心,並將此能力分階段強化以延續至往後的運動中。

💁 脊椎滑脫個案的腰椎非常容易代償髖關節矢狀面上的動作,若只單單會穩定核心是不夠的,應訓練腰椎與髖關節動作的解離。在不同姿位下執行髖關節動作時,都能保持核心的穩定,才確保個案具有一定的能力去應付日常生活活動、及回歸運動。


相關文章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腳趾變形怎麼辦?!


作者:李鑌

如果你看到題目,覺得「我又不穿高跟鞋👠,腳趾變形怎麼會跟我有關呢?」,那我只能說你真是大錯特錯了。穿高跟鞋這種 "外在因素" 絕對是造成腳趾變形的原因之一,但有很大一部分則是與本身的核心、髖,或是腳踝足部的動作控制不佳,等 "內在因素" 有關。

所以啊,不管你是男生、女生,不管你穿不穿高跟鞋,腳趾變形都可能與你有關!




常見的腳趾變形包含錘狀趾、爪狀趾、槌狀趾,及姆趾外翻。腳趾變形主要是因為下肢肌肉的不正常代償機制,導致肌肉間失衡而慢慢發展出來。

導致腳趾變形的不正常力學機制主要有三,按照好發率分別是屈肌穩定、伸肌代償,及屈肌代償。這邊講的屈肌、伸肌即是位在小腿的屈趾長肌與伸趾長肌,因為一次講完內容會太多,今天這篇先跟大家分享 "屈肌穩定" 機制是如何導致腳趾變形的。




正確的足弓觀念


🔺在那之前有一個概念是必須要先知道的:

足部的足弓是具有活動度的,並非卡死在某個特定的角度動也不動。在我們走路或活動的過程中,足弓需要因應不同的功能需求而變得比較高或變得比較低。

足弓變高時足部處在相對穩定的位置,整個足部變得較為堅硬沒有彈性,目的是在行走時能夠將身體往前「推進」;足弓變低時足部處在相對不穩定的狀態,整個足部變得較為柔軟有彈性,可以在行走時的「踩地承重」期間協助吸震及適應不同地形。




如果你的足部只能處在堅硬無法柔軟 (足弓卡在高)、或只能處在柔軟無法堅硬 (足弓卡在低),都是不對的,正常的足部就是應該要在足弓變高、變低之間切換自如。


屈肌穩定 Flexor stabilization


屈肌穩定機制是這三種機制中最常見的,臨床上主要在足弓較塌、有功能性或結構性扁平足的個案身上看到,這類型個案的足部卡在只能柔軟、無法變得堅硬的狀態。偶爾,也見於足弓過高的患者。

屈趾長肌從小腿後側出發,往下變成肌腱連到四趾的遠端趾骨,這樣的解剖位置使得它雖非主要,但可協助提高足弓以穩定足部的骨構造。且屈趾長肌跟主要用來穩定足部的足底本質肌相比更具有發力優勢,因其肌肉長度相對長、力臂大,可以更容易地產生扭力矩。

因此,當足底本質肌無法協同脛後肌將足弓提高來一起穩定足部,那身體第一個出來代償、幫忙的就會是屈趾長肌。

而大腿、小腿後側,及足底的所有肌肉皆是由脛神經支配的,由同一條神經支配的肌肉特別容易變成互相代償抑制的關係。當屈趾長肌相對具有發力優勢時,身體就只用它來穩定足部了,足底本質肌就會相對被抑制掉。

如此一來惡性循環就產生了,當主要用來穩定足部的足底本質肌被抑制之後,足部會越不穩定,足部越不穩身體就會讓屈趾長肌出來幫忙更多,屈趾長肌代償越多、足底本質肌就越被抑制。


錘狀趾變形合併四、五趾內收偏移


由這個機制造成的腳趾變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你會觀察到第四、五腳趾往中趾方向的內收偏移。




足底本質肌裡有條肌肉叫做蹠方肌,它很特別的是與大多數肌肉相連的兩端皆為骨頭不同,蹠方肌相連於「跟骨底部」與「屈趾長肌肌腱」。它的存在給了屈趾長肌定錨作用,確保屈趾長肌的發力方向透過肌腱可以 "正對" 每一根腳趾頭。

屈趾長肌從小腿後側深層出發,往下變成肌腱勾在內側腳踝後方,再從足部內側進入足底後變成四條肌腱分別連至第2~5遠端趾骨基部。

若蹠方肌被抑制而失能,那屈趾長肌的發力透過其肌腱就會整個往足部內側偏,本來就處在中間偏內側的第二、三趾不會有什麼影響,但處在相對外側的第四、五趾的遠端趾骨就會被往內側拉,導致往中趾偏移的外觀。




由這個機制產生的腳趾變形最常看到的是錘狀趾,但三種變形都有可能,沒有一定哪個機制會造成哪種變形這種事。看到變形就代表足部不夠穩定,導致原本只需要控制腳趾的肌肉需要額外發力去協助穩定足部,若合併看到第四、五趾的內收偏移,那就絕對是屈肌穩定這個機制造成的。


矯正運動


如同一開始說的,許多的腳趾變形是本身的動作控制就已經出問題,而非單純的外在環境因素。你當然可以透過任何外在的輔具,如市面上任何一種主打矯正變形的矯正器、或客製化鞋墊,來協助矯正腳趾變形。但如果你沒有從根本的原因去修正,也就是動作控制的練習,只單單配戴輔具,是不會有好的矯正效果的。

知道屈肌穩定機制的原理,那由這個機制造成的腳趾變形的矯正運動就難不倒你了。是的!就是練習正確的啟動脛後肌與足底本質肌來提高足弓,且不可以有腳趾頭的代償,尤其是腳趾彎曲、抓地 (Toe flexion) 的代償動作。

足底本質肌可以再細分為四層,想要分別訓練到每一條小肌肉其實非常困難,但不管在哪一層,這些足底的小肌肉們在身體功能上都是同一個功能單位。它們在你活動過程中一起提供承重時需要的足部彈性 (足弓變塌)、與推進時的穩定度 (足弓變高),肌電圖活動幾乎平行,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同一單位、一起訓練即可。




人類足部的足弓由腳跟、姆趾腳球、小趾腳球這三點構成,此三點為撐起足弓的黃金三角,如上圖。足弓的變低、變高,其實就是這三點的重心轉移。

當這三點平均承重時,足弓置中;當腳跟、姆趾腳球這兩點承重多於小趾腳球時,足弓變低;當腳跟、小趾腳球這兩點承重多於姆趾腳球時,足弓變高。

練習時可以在半跪姿,注意力更能集中在小腿以下,處在前面的那隻腳是我們要練習的那隻腳,前腳踝在該腳膝蓋正下方、後腳膝蓋在該腳髖關節正下方。先去感受一下在這個姿勢,撐起足弓的黃金三角平均承重,各承受1/3的下肢重量,膝蓋朝前方,也就是指向第2, 3趾。






將前腳膝蓋往前、彎曲,膝蓋往前時朝大姆趾的方向,輕輕做出小腿骨的內轉。並刻意增加姆趾腳球和腳跟的承重、減少小趾腳球的,將足弓變低。






再將前腳膝蓋往後、伸直,膝蓋往後時朝小姆趾方向,輕輕做出小腿骨的外轉。並刻意增加小趾腳球和腳跟的承重、減少姆趾腳球的,但姆趾腳球仍保持與地面的接觸,將足弓變高。






如此來回3~5次以訓練足部的動作控制,記住,這個運動是在練習動作的控制而非肌力,故來回次數不用多、膝蓋往前往後的角度也不需過大。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感受到透過小腿骨的轉動來帶動跟骨、及足底三點的重心轉換,且讓腳趾不代償地將足弓降低與抬高。


補充影片




相關文章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與「髖夾擠症候群」脫不了關係的恥骨肌


作者:李鑌

恥骨肌從恥骨的恥骨線 (Pectineal line) 連到股骨小轉子的下方,這樣的解剖附著處使它成為五條大腿內收肌中與核心最相關的一條,也與髖夾擠症候群、早發型退化性髖關節炎等問題息息相關。


容易代償核心的恥骨肌


身為本質核心的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往下連接至骨盆的髂脊、腹股溝韌帶外側1/2~1/3,並藉由聯合肌腱連接至恥骨弓的位置。腹股溝韌帶為一連接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的結締組織,在身體中扮演著 1) 支持鼠蹊處的軟組織、2) 將腹部與骨盆牢牢緊繫的重要角色。




腹股溝韌帶是結締組織,本身不會自己收縮,是因為有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附著,才使得它對骨盆前側產生好的穩定作用。而有兩條肌肉會從上走在腹股溝韌帶深處,並往下連接在股骨小轉子處,那就是髂腰肌與恥骨肌。

因為這樣的解剖鏈結,當你無法透過腹內斜肌、腹橫肌建立足夠的腹內壓來穩定腹部-骨盆帶時,髂腰肌和恥骨肌就是身體拿來代償此處張力的第一順位。




當你的本質核心有好好做事,使得腹股溝韌帶處的張力足夠穩定時,髂腰肌與恥骨肌就能專心於它們在人體中最重要的任務,也就是活動你的大腿骨、做出髖關節的動作。髂腰肌是髖屈的最主要肌肉;恥骨肌則除了協助髖屈,亦與髖外展肌群協力負責髖關節在冠狀面上的穩定。

若本質核心偷懶不做事,髂腰肌與恥骨肌就必須把它們最重要的任務放一邊,先去幫忙穩定腹股溝韌帶處的張力。此時髂腰肌和恥骨肌會把股骨頭塞進髖臼中,將原本應該保持彈性、具活動性的髖關節鎖死,好提供一個穩定的支點讓它們去協助腹部-骨盆帶的穩定,並且把自己的張力調高,來代償此處的張力不足。

如此一來,大家熟悉的「髖夾擠症候群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or hip impingement syndrome)」就這樣慢慢產生了。


內側旋股動脈


除了上述的軟組織,這個區域還有一個解剖上的特色值得大家注意。

股動脈在走到股三角之前會朝外側分出一條名為深股動脈 (Deep femoral artery) 的分支,這個分支會再分出內側與外側旋股動脈 (Medial/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其中內側旋股動脈會穿過髂腰肌和恥骨肌,並往後走去,為股骨頭的主要血液供應來源。




若發生外傷、骨折,或是手術過程導致內側旋股動脈受傷,會大大影響到股骨頭的血液供應,而造成股骨頭的缺血性壞死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VN)。

我們剛剛說了,髂腰肌、恥骨肌的失能緊繃會造成髖夾擠,反覆的髖夾擠容易傷害到髖臼唇 (Acetabular labrum) 及鄰近軟骨,使得髖關節發生早發性的退化性病變。這兩條肌肉的緊繃亦會造成內側旋股動脈的壓迫,使得股骨頭處的血液供應不良,也容易產生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相關症狀。


髖夾擠症候群


髖夾擠症候群典型發生在健康、且具有活動力的成人,常介於25~50歲間,大多有運動習慣。喜歡從事的運動通常會需要用到極致的關節角度,如曲棍球、武術、田徑等,需要大的髖屈角度 (Deep hip flexion) 或繞著軸心旋轉 (Pivoting) 的動作。

髖夾擠的疼痛常是默默地發生,較少個案會指出是在某一個特定動作或活動之後開始疼痛。個案主述疼痛的常見位置在前側鼠蹊處,可能抱怨外側與後側也會有連帶的不適。大多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一個 C,並扣住髖部外側大轉子上方來描述疼痛的位置,這個即是鼎鼎有名的 C sign。




身體檢查則會發現,髖屈90°下的髖內轉角度與健側相比會明顯下降;髖屈與髖外展角度亦可能減少,但這在個案之間較不一致,且通常在病症後期才有可能發生。

再來是髖夾擠測試,90%的髖夾擠個案其夾擠測試 (Impingement test) 皆呈現陽性。🔺夾擠測試:躺姿下,將個案的髖、膝呈屈曲90°,在這個姿勢下將髖帶往內收加上內轉。個案會感受到在髖部的尖銳疼痛,並很可能表示這樣的痛就是平時感受到的痛。

夾擠測試的動作非常類似躺著做屈膝抱胸的動作,所以大家可以自己躺下做屈膝抱胸、抱胸時將膝蓋抱往身體中線的方向試試看,如果產生在髖部的疼痛,那極有可能就是髖夾擠喔!

在更明顯的個案身上可能會看到避痛步態,也是物理治療師們常說的臀中肌步態。在患側腳的站立期時,個案會將身體往患側邊晃動,來代償髖外展肌群的無力、及試圖藉由這樣的方式來減輕走路過程中施加在髖關節上的壓力。

臨床上髖部疼痛的常見原因,除了髖夾擠還有其他三個,補充在下面表格給大家。




恥骨肌觸診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髂腰肌、恥骨肌的緊繃失能是造成髖夾擠症候群的重要原因,而它們的失能源自於代償本質核心的不足。因此,物理治療除了放鬆緊繃的髂腰肌、恥骨肌外,喚醒本質核心是讓髂腰肌、恥骨肌不再緊繃失能的成功關鍵。

最後來看看恥骨肌該如何觸診,要觸診恥骨肌之前有兩個解剖標誌你一定要摸得到,第一是恥骨結節 (Pubic tubercle)、第二是內收長肌。

先摸到恥骨聯合最上部,在恥骨聯合外側2~3公分處即為恥骨結節,也就是腹股溝韌帶的內側附著處。將大腿擺在中等程度的外展,這個姿勢下可看到、摸到內收長肌。

恥骨肌的肌纖維走向與內收長、短肌平行,內收長肌位在恥骨肌的內側、內收短肌則在恥骨肌的深處。恥骨肌附著在恥骨上支的嵴 (Crest of the superior ramus of the pubis),就在內側部分的腹股溝韌帶下方。




摸在恥骨結節的外側即是恥骨上支的前側邊緣,如果還是不知道如何定位恥骨結節的話,你可以沿著內收長肌往它的近端附著處摸,內收長肌於恥骨的附著處就在恥骨結節的內側,非常靠近結節。

恥骨肌的遠端位在股神經血管束的深處,股動脈會往下走在股三角的中間處,在大多數的個案身上應都可摸到脈搏感。

恥骨肌的激痛點位置在恥骨上支的遠端處,就位於皮下。你可以平行恥骨上支的邊緣來回彈撥,應可感受到繩索般的緊繃肌帶,有時甚至可以看到或感受到此肌肉的局部抽搐反應。


參考文獻



Frank H. Netter (2006): Atlas of Human Anatomy Fourth Edition. Saunder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Inc.

David G. Simons et al. (1999): 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Volume 2, Second Edition.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相關文章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中斜角肌對於翼狀肩胛的重要


作者:李鑌

長胸神經源自於頸椎第5~7神經根 (C5~7 nerve roots),從C5、C6神經根來的分支在中斜角肌處會匯聚成一條,形成長胸神經的上分支。繼續往下走,上分支會與來自C7神經根的下分支在腋下處融合成一條,並往下走在中腋線 (Midaxillary line) 上,在它支配的前鋸肌的筋膜底下。

在約第五肋的高度位置,長胸神經會沿著前鋸肌的下束肌纖維,走在外側胸動脈 (Lateral thoracic artery) 的主分支旁邊。




前鋸肌源自肩胛骨的脊椎側,並分成三條肌束結束在前九肋的胸壁外側處。前鋸肌貢獻手臂的抬高、外展、前突,並且在手臂抬高的時候與斜方肌、菱形肌一起合作將肩胛骨穩定於肋廓上。


⬆下束纖維會發展出前鋸肌的中央型激痛點,位置在中腋線上,每一條下束肌束的中點處。


長胸神經損傷最有名的臨床表現為“單側的”翼狀肩胛,休息不動時即可發現,在手臂主動活動時會更明顯。長胸神經因為本身的長度和位於淺層的特性,使其較易受到傷害,自發性的發炎 (66%) 或外傷 (34%) 都是可能的原因。

外傷包含中腋線處遭受撞擊、鎖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神經因為特定動作受到拉扯,以及胸廓處的任何手術,如:乳房切除術、肺葉切除術、腋下淋巴結刮除術、斜角肌切除術等,就算手術本身沒有傷到神經,但術後的疤痕造成筋膜沾黏也可能影響到神經。

當手臂處在外展、外轉的動作時會牽扯到長胸神經,尤其再伴隨頸椎往對側側彎時,這樣的動作容易出現在打網球、丟鏢槍、打保齡球時。長胸神經是單純的動作神經,沒有感覺成分,所以當長胸神經受到拉扯時,個案是不會有感覺的。


穿過中斜角肌的長胸神經


Faruch Bilfeld 等人於2021年發表於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的文章,請兩位放射師 (Radiologist),使用12-MHz的超音波探頭檢查一具新鮮大體其長胸神經於鎖骨上的路徑,並請一位外科醫師在之後進行解剖;另使用24-MHz的探頭檢查15位自願受測者,其長胸神經於鎖骨上及鎖骨下的路徑。

超音波檢查於大體及大體解剖後的發現一致,源於C5、C6的兩條小分支會從中斜角肌的內側穿入,並從此肌肉的外側穿出後結合為一條。

高頻率的超音波探頭檢查15位受測者的結果發現,來自C6神經根的分支會於前、中斜角肌間三角 (Interscalene triangle) 的高度位置穿入中斜角肌,而源自C5神經根的分支穿入中斜角肌的位置,則是會比來自C6的更近端、更前端。

源於C5、C6神經根分支吻合的位置在它們穿出中斜角肌時,因為超音波影像上發現在這個位置神經的直徑變大了。而其中一位放射師也在一條長胸神經上觀察到解剖變異,源自於C6神經根的分支並無穿入中斜角肌,而是繞過中斜角肌走在其後方。

而在鎖骨下路徑可以發現,長胸神經在乳頭高度的胸壁外側走在闊背肌深層、前鋸肌淺層,並且挨著外側胸動脈一起走。

透過這篇文獻我們可以知道,除前面所述,任何在胸廓區域的手術、外側胸壁遭受撞擊之外,如果中斜角肌發生失能導致肌肉張力增加,也會嵌陷長胸神經影響它對於前鋸肌的支配,進而導致

1. 肩胛骨內側翻起的翼狀肩胛 (Scapular winging),及

2. 肩胛骨的運動障礙 (Scapular dyskinesis),尤其是在前突、後收這個平面上的動作障礙

等“動作上”的症狀。


長胸神經鬆動


就像之前在 肩膀痛?先從矯正「駝背圓肩」做起 說過的,前鋸肌並非唯一造成翼狀肩胛的原因,任何協助穩定肩胛骨的肌肉若發生失能、失衡都可能導致翼狀肩。

對於翼狀肩胛的最佳治療目前學界無一致的想法,但多數的學者仍同意保守治療對翼狀肩胛的重要性,也就是應先嘗試啟動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胛肌,及前鋸肌等的復健治療。

總結一下,遇到翼狀肩胛你可以注意下列幾個重點:

1. 個案靜態姿勢下是否駝背圓肩?駝背圓肩容易使胸小肌、提肩胛肌過度活化,影響斜方肌、前鋸肌、菱形肌的活化與發力;

2. 控制肩胛骨往上、往下轉動的肌肉之間的代償抑制關係;

3. 長胸神經於其鎖骨上、下路徑是否受到嵌陷?即中斜角肌是否失能有張力?胸壁外側是否有手術、疤痕病史?若有發現這點,在處理完嵌陷處後,可以做長胸神經的鬆動以更恢復神經循環、及對其支配肌肉的控制。

在第一段有説到,手臂處在外展、外轉的動作時會牽扯到長胸神經,尤其再伴隨頸椎往對側側彎時。手臂外展、外轉的動作是牽扯到長胸神經的遠端,也就是靠近胸廓外側處;頸椎往對側側彎則是牽扯到長胸神經的近端,即頸椎神經根從椎間神經孔鑽出的位置。

手臂處在外展、外轉合併頸椎側彎至對側的動作組合,剛好使得神經的近端、遠端同時遠離彼此,把神經拉扯到最長因此受傷。




神經鬆動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利用動作來產生神經的“滑動”,也就是讓神經在滑向近端與滑向遠端之間來回。神經不喜歡被拉扯到最長,也不喜歡被擠壓到最短,所以近端、遠端不要同時遠離,也不要同時靠近,就如上圖所顯示的。

知道原則之後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做神經鬆動了,以我的右側為例。右肩做出外展、外轉,合併肩胛的後收,來拉長神經的遠端,這個時候我們不希望同時拉長神經的近端,因此我們要做頸部往同側側彎、合併些微向後仰,使神經的近端縮短而非拉長。這個時候長胸神經會因為你的動作而“滑向遠端”,如圖左。




再來,右肩做出相反的動作,即內收、內轉,合併肩胛的前突,來縮短神經的遠端。一樣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希望同時縮短神經的近端,因此我們要做頸部往對側側彎、合併些微往前彎曲,來拉長神經的近端。這個時候長胸神經會因為你的動作而“滑向近端”,如右圖。

在圖左與圖右之間緩慢的來回3~5次,你就完成長胸神經的自我鬆動囉!


參考文獻



David G. Simons et al. (1999): 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Volume 1, Second Edition.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相關文章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一起來做“側弓箭步”改善你的髖部外側痛


作者:李鑌

「髖關節在冠狀面上不穩定」的問題在臨床上實在太常見了,之前在 破解「膝蓋痛是因為髕骨外翻」的迷思-內收大肌 跟大家分享了,如何觸診這樣的個案身上常常處於過度活化的內收大肌。

但是,觸診不是人人都會的呀,也沒有辦法自己幫自己按,那有沒有什麼樣的矯正性運動,可以幫助自己改善髖關節在冠狀面上不穩定的狀況,協助降低髖內收肌群的活性、並增加對髖外展肌群的控制。

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大家很常聽到、也常看到,猜到了嗎?就是「側弓箭步 (Side lunge)」啦!如果你在日常活動中,如站起、走路、上下樓梯;或運動,如跑步、爬山、拳擊有氧等的當下或之後,會經歷下列問題,那你很有可能正是髖關節在冠狀面上不穩定的人,那今天這篇將會非常適合你呦:

😟 單邊的髖臀部外側疼痛;
😟 單邊鼠蹊緊繃痠痛;
😟 某一側臀大肌,甚至整個下肢發力不佳的感覺明顯;
😟 單邊的膝蓋內、外側疼痛,尤其是前內側。




髖外展肌群的閉鎖鍊動作


之前在內收大肌的文章中跟大家講過,髖關節在冠狀面上的穩定由內收肌群和外展肌群共同完成,這兩塊肌群需要合力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如果有任何一方偷懶沒有在出力,另一方就需要調高張力、花更多力氣來完成「維持髖關節在冠狀面上的穩定」這件事。

而臨床上普遍來說,大家的髖外展肌群,如臀中肌、臀小肌,常是偷懶沒出力的那一方,導致內收肌群需要花更多力氣來代償。也就是外展肌群處在無法縮短的失能,卡在拉長、不會縮短;內收肌群則是處在無法拉長的失能,卡在縮短、無法拉長。




外展肌群在開放鍊的動作上 (Open chain motion) 大家都可以立刻想到是把腳往外打開,但不要忘記了,在每天的日常活動中,下肢最需要好好執行、也執行最多的是閉鎖鍊上的活動 (Closed chain motion),諸如:蹲下、從坐姿站起,及走路、上下樓梯每一個單腳踩地的時刻。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開放鍊與閉鎖鍊,這邊先解釋一下,開放鍊與閉鎖鍊的差別為“活動時肢體末端是否固定在一平面上不動”。若活動時肢體末端無接觸在一平面上為開放鍊,此時身體近端不動、遠端肢體動;若活動時肢體末端固定在一平面上不動則為閉鎖鍊,此時身體近端動、遠端肢體不動。

因此,只知道外展肌群在開放鍊上的動作,對於外展肌群的訓練是不夠有功能性的,那麼,現在請你做出髖外展肌群的閉鎖鍊動作你做得出來嗎?---




---不管開放鍊還是閉鎖鍊,髖外展肌群縮短時會使大腿外側靠近身體側邊,也就是大腿外側和身體側邊之間的夾角會變小。若將你的手掌放在股骨明顯的骨突點「大轉子」上,會感受到大轉子朝身體中心的方向陷入。

上圖可以看到實心圓圈處標示股骨大轉子位置,箭頭則顯示外展肌群收縮時大轉子會朝身體中心靠近。外展肌群在閉鎖鍊上收縮時可以看到該側軀幹與大腿相對更呈一直線,且大轉子不那麼向身體外側凸出。


髖關節於冠狀面上是否穩定的觀察


當該側臀中肌無法順利收縮與內收肌群合力維持骨盆在冠狀面上的穩定,會造成清楚可見的對側骨盆往下掉,也就是鼎鼎有名的“Trendelenburg's sign”,但這在有神經損傷、或肌肉嚴重失能的患者身上才會明顯看到。

一般沒有神經疾病或肌肉創傷病史的個案,若只是因爲動作控制不佳導致臀中肌無法在閉鎖鍊上做出好的收縮,不會看到這麼明顯的 Trendelenburg's sign。

我都會建議可以徒手偵測大轉子,單腳站時如果臀中肌有順利做出好的收縮,手感上應「不會」感受到大轉子處的突出。




上面顯示個案用左腳單腳站立 (左圖) 比右腳單腳站立 (中圖) 時穩定的多,可以看到中圖,軀幹與大腿外側夾角較大,骨盆在冠狀面上較不穩。右圖則為刻意誇張的顯示,軀幹與大腿外側夾角更大,軀幹歪斜、大轉子向外凸出明顯。


矯正髖關節於冠狀面上的不穩定


既然知道髖關節在冠狀面上的不穩定是因為外展肌群無法順利收縮、內收肌群無法順利拉長而造成,那矯正性的治療運動就是要在外展肌群做出縮短動作的同時,內收肌群能夠做出拉長的動作,讓它們兩個可以共同合作來穩定髖關節。

而側弓箭步 (Side lunge) 剛好可以達成這樣的效果,但還是有其箇中奧妙,不是隨便亂做都有效的。再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針對髖關節於冠狀面上不穩的側弓箭步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既然我們要針對的是髖關節,所以髖關節有沒有活動起來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弓箭步 (Lunge) 還是側弓箭步 (Side lunge),臨床上觀察到很多人在做的時候都是用膝蓋在帶動整個動作,這樣膝蓋會很容易往前超過腳尖,讓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吃在股四頭肌使得膝關節壓力過大,也難怪會有症狀、越做膝蓋越不舒服。

記得,在做的時候先保持膝蓋自然伸直、不鎖死,先・動・髖,髖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加上膝蓋的動作。確保整個動作行程是髖先帶動 (Hip leads),而不是膝關節動得很早、很快 (Not a speedy knee)。




以右腳為患側腳為例,雙腳擺放比肩膀再寬一點,腳朝前、不外八或內八,顯示於上圖左。一開始先將髖部往左側推,如上圖右,以誘發右側髖外展肌群收縮。

為了等一下左膝要做出彎曲以誘發出更多的右髖外展,我們再來要像下圖左的箭尾符號顯示的,將左髖先盡量地往身體後方推。往後推到你覺得身體重心已經踩在腳跟了,才像下圖右一般,慢慢將膝蓋彎曲。




你可以看到在這個運動中膝蓋的彎曲是最後一個步驟,將髖往後推到位了再彎曲膝蓋,才能讓該側的臀大肌做出離心收縮以協助控制膝蓋。如果髖沒有往後推就彎曲膝蓋,就像我上面講的,會讓控制膝蓋的重責大任都落在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使得身體的重量都往膝蓋前側衝,導致膝蓋壓力過大而產生症狀。

最後如上圖右顯示的,你可以加上肢體的旋轉動作讓整個下肢的動作鍊更協調,以貼近功能。在外展肌群縮短、內收肌群拉長的那一側,以上圖為例是右腳,加上大腿、小腿的輕微外轉,最後使足部外側腳刀承重多一點,讓該側足弓抬起。

而在外展肌群拉長、內收肌群縮短的那一側,以上圖為例為左腳,加上大腿與小腿的輕微內轉、膝蓋髕骨微微朝內,最後使內側足弓承重多一點,讓該側足弓塌陷。


側弓箭步的不同變化型


內收肌群由淺到深 (前到後側) 分別為恥骨肌、內收長肌、股薄肌、內收短肌,及內收大肌。這五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可以代償髖外展肌,就看你的身體喜歡拿哪一條來幫忙了。

越前側的內收肌除了內收也負責髖屈、越後側除了內收也負責髖伸。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擺放患側腳的前後位置,來強調我們想要哪一條內收肌更被拉長。




若症狀偏向鼠蹊部的緊繃不適,那代償髖外展肌群的內收肌會較偏向為位於前側的恥骨肌和內收長肌,執行側弓箭步時可以將患側腳往後踩一步,更強調恥骨肌和內收長肌的拉長,如上圖右腳。

若症狀偏向膝蓋前內側疼痛、或是坐骨粗隆區域的不適,那代償髖外展肌群的內收肌較偏向為位於後側的內收大肌,則可將患側腳往前踩一步,如此可更加強到內收大肌的拉長,如下圖右腳。




相關文章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好好呼吸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作者:李鑌

前陣子在臨床上遇到一位個案的症狀是這漾的,會來求診是因為最近兩腿特別痠脹,尤其晚上睡覺的時候特別明顯,甚至影響到睡眠。雖然喜歡運動、打球,但自覺那個痠脹跟運動沒有關係,因為有運動的那天晚上痠脹感並不特別明顯,且平常也有做運動按摩的習慣。

評估過程中我覺得兩隻腳的肌肉並不特別緊繃,關節角度也沒有任何限制,但是我發現他一直清喉嚨、時不時會咳個一兩聲。在這個疫情後的時間點,他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跟我說他沒有感冒,但就是平躺時很容易咳嗽。

故事到這裡你發現什麼了嗎?如果敏感度夠高的話,你應該發現這個個案主要的問題可能不是單純肌骨系統的問題。我開始往橫隔膜的相關症狀詢問,當我問到是不是有「胃食道逆流」時...BINGO!!




關於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指的是連結食道與胃的賁門無法正常作用,導致原本在胃裡面的胃酸、消化液,及食物等反向地回到食道,導致食道粘膜發炎。

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包含胃酸倒流、胸口有灼熱感,非典型的症狀則包含胸痛、喉嚨持續有異物和阻塞感,及咳嗽 (尤其平躺時)。少部分的人則是會有口臭及嗝酸水到口中,甚至會有類似反芻的症狀,混合食物、胃酸,及氣體嗝到口中。

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粘膜發炎,若長時間發炎則會導致食道潰瘍。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因為食道粘膜長時間的發炎及潰瘍導致食道癌,所以不要自己嚇自己,覺得有胃食道逆流就會得食道癌,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與治療


胃食道逆流有時只是正常的現象,大家一定都有類似這樣的經驗,當你飽餐一頓後打的嗝,有時就會含有一點點尚未消化的食物和酸水,這個時候的胃食道逆流對健康一點影響都沒有。

不正常的胃食道逆流常見有兩個原因:一是胃酸過多,可能跟不對的飲食習慣、壓力,或感染幽門螺蜁桿菌有關;二為食道賁門弛緩不能,這個原因常見於老人家與肥胖者。

假如你有持續性的胸口灼熱感或吞嚥困難,可以去醫院做個檢查以獲得更多資訊。而跟胃食道逆流有關的檢查,醫師通常會安排上消化道攝影檢查、胃鏡,及24小時食道酸鹼測試。

輕微的胃食道逆流通常可以透過藥物及改善生活型態來減緩,包含減重、穿著寬鬆衣物、不喝碳酸飲料、戒菸酒、少量多餐、飯後兩小時內不平躺,及晚餐不要太晚吃等。若是食道賁門弛緩不能,則可透過內視鏡治療來解決。

如果狀況太嚴重或是症狀無法透過藥物緩解,那可能就要考慮動手術將胃的上面部分反摺至食道下端,以此提供壓力使賁門可以關閉。

要特別注意的是,長時間的服用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會導致未來骨質疏鬆及骨折的風險增加。若需長期用藥,建議定期回診醫師端,看能否盡量延長用藥區間,並且保持飲食均衡、規律的補充鈣,及運動。


好的呼吸很重要啊!


對於物理治療師而言,我們雖無法直接治療胃食道逆流,但是啊~我們可以透過評估及優化個案的「呼吸」,試試能否間接地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相關症狀。究竟,呼吸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呢?

講到呼吸一定要講到最重要的呼吸肌,橫隔膜。橫隔膜為一分開胸腔和腹腔的圓頂狀肌肉,圓頂部位有中央肌腱 (Central tendon),下面有兩隻膈腳,左膈腳連至腰椎第二節、右則至腰椎第三節。因為如此,橫隔膜不只負責呼吸,也提供腰椎穩定的作用。




橫隔膜由膈神經支配,膈神經源自第三、四、五頸椎神經根,穿過斜角肌群往下走,因此良好的頸椎姿勢對橫隔膜的神經肌肉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頸椎姿勢才能維持頸椎椎間孔 (Foramen) 的空間,讓頸椎神經根不會因為受壓迫而影響到肌肉控制。

橫隔膜收縮導致吸氣,若橫隔膜功能正常,收縮時應會產生往下的動作,橫隔膜的往下收縮推擠壓迫到腹腔內的臟器使其受到按摩。若橫隔膜失能導致收縮時無法產生往下的動作,反而往前,則內臟無法受到按摩,穿過橫隔膜的三條管路也無法受到好的幫浦作用 (Pumping) 而循環不佳。

人體中有三條重要的管路透過各自在橫隔膜上的裂孔 (Hiatus) 穿過橫隔膜,分別是:

・下腔靜脈 (Inferior cava);
・食道 (Esophagus),而迷走神經會與食道走在一起,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的一部分,副交感神經掌管身體的“放鬆、休息與消化”;
・主動脈 (Aorta),與主動脈走在一起的是掌管淋巴循環的胸管。

因此,當橫隔膜失能時,就會產生與下腔靜脈、食道、迷走神經、主動脈,及胸管相關的症狀,如雙下肢冰冷、腫脹、靜脈曲張,胃食道逆流、焦慮、緊張、自律神經失調,及血壓相關的症狀。




物理治療可以做什麼?


到這裡你應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位個案要朝橫隔膜失能的方向思考了,喉嚨有異物感、平躺時易咳嗽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雙側下肢的痠脹則可能與「跟主動脈走在一起的胸管」及「下腔靜脈」沒有獲得好的幫浦效應,導致循環受影響有關。

臨床上除了下腔靜脈、食道、主動脈的相關症狀之外,若發現下列觀察,也暗示著你個案的橫隔膜可能動得不是很好:

1. 胸式或頸式呼吸明顯,因主要的呼吸肌肉也就是橫隔膜,沒有好好往下收縮讓胸腔可以往下擴張,導致位在頸胸區域的呼吸副肌們,需要代償幫忙將胸腔朝上擴張,以獲得足夠的吸氣容積。

2. 肋骨廓下緣往前突出明顯,好的橫隔膜啟動是核心穩定機制的開關,橫隔膜動得不好,腹肌群就無法收到足夠的收縮訊號將肋骨往身體內固定,導致會有肋骨廓下緣往身體前方飛出的外觀。




確定是橫隔膜失能後,物理治療師可以做的是評估並徒手放鬆緊繃的橫隔膜區域,再啟動橫隔膜的正確收縮,也就是帶你好好的呼吸。“躺姿呼吸”是我自己在臨床上,幾乎每天都在帶病人做的啟動橫隔膜的運動練習,可以參考 長期的「肩頸僵硬」還能怎麼解 裡頭 治療運動 這個段落。




結語


維持生命的呼吸人人都會,但好的呼吸就不一定了。好的呼吸能給予穿過橫隔膜的三大管路、迷走神經,及胸管獲得好的幫浦作用,以維持其循環良好。

現代社會使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山大,常有焦慮、緊張、自律神經失調,及胃食道逆流等問題。發現身體出問題了一定要就醫檢查,除了乖乖遵照醫囑服藥控制、定期回診醫師端,物理治療專業絕對可以協助你正確的啟動橫隔膜,讓你好好呼吸,“輔助”減緩相關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