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放鬆緊繃、強化穩定:讓腰真的動起來【下篇】


作者:李鑌

上一篇我們提到,很多腰痛後雖然「不再痛」,但仍然感覺腰卡、彎不下去,常常是因為深層的多裂肌不工作,外層的豎脊肌卻太用力。

你可以想像,這就像是原本該分工合作的兩位工人:一個負責細節、一個負責出力。現在細節工人躲起來了,出力工人就只好拼命撐著整棟樓,結果樓看起來還站著,但裡面其實超不穩。

那該怎麼辦?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放鬆太拚命的豎脊肌,然後慢慢喚醒沉睡的多裂肌。這樣一來,你不只能避免腰再出問題,還能重拾那種「我可以自然地蹲、自然地彎腰」的靈活感。


Step 1:放鬆豎脊肌,讓它先休息一下


減少豎脊肌的活性相對簡單,你可以用任何你會的放鬆技巧來降低豎脊肌肌筋膜的張力,例如徒手按壓或伸展。

🔓方法一:使用花生球、按摩球,或網球自我按壓放鬆

採平躺姿,雙膝自然彎曲腳踩地,這樣腰椎處可較服貼地面、不懸空。將按摩球放在脊椎兩側的肌肉上,記得避開骨頭、不要直接壓在骨頭上。稍微上下滾動去找到比較痠痛、有感覺的點,找到之後「不要動」,“定點按壓”約莫30~60秒。


⬆切勿使用真的棒球,太硬了,用完容易腫脹、受傷。


等一處定點按壓完之後,再往上、往下去尋找下一個比較酸痛的點。照此模式,在下背區域大約找3~4個點按壓,每天執行1~2次即可。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覺得舒服就每隔一、兩個小時又按一次,按太多、或按壓的過程中一直滾動,都容易讓組織腫脹、發炎,反而按完後覺得不舒服或疼痛。

🔓方式二:嬰兒式伸展

先跪坐,再將身體往前趴、雙手往前伸,這個伸展的擺位非常簡單,但能不能做到位的重點在「呼吸」。維持此伸展姿的過程中應該要一直保持由“橫膈膜啟動”的呼吸,想像把呼吸送到後背去、把背拉開,以確實伸展到豎脊肌及整個胸腰筋膜。

每次依照自身狀況停留30秒~1分鐘不等,感覺豎脊肌慢慢放鬆。




Step 2:啟動多裂肌,用「小動作」來練


多裂肌不是那種“用力感很強”的肌肉,它比較像微調器,所以我們不能像訓練大腿肌那樣猛做,而是要「用對順序、用對感覺」來啟動。在臨床上我非常喜歡利用“小範圍的”貓駝式,來讓我的個案練習啟動多裂肌。

🔓小範圍貓駝式

一般在做貓駝式 (Cat-camel exercise) 時是整個脊椎、大範圍的活動。在四足跪姿下,將屁股翹起、腰往地面凹陷,想像如同貓咪伸懶腰一般為貓式;再做卷腹、骨盆後傾,將胸腰往天花板凸起,如同長出駝峰一樣稱為駝式。

這樣的貓駝式因為是大範圍、整個脊椎一起動,這樣的活動很容易又用到本來就很喜歡出力的豎脊肌,造成骨盆前傾、腰椎過度前凸。




因此,與一般的貓駝式不同,我們在這裡要做的是“小範圍的”貓駝式,也就是只有「腰椎骨盆帶」在活動而已,胸椎、頸椎是保持正中位不動的!

四足跪姿下,先做一般大範圍的貓駝式,接著找到整個脊椎的正中位,即貓式與駝式的中間,整個脊椎保持相對直立、下巴微收、感覺脖子拉長不聳肩。

保持胸、頸椎不動,慢慢輕輕地將骨盆微微前傾,做出小範圍的貓式。這個時候多裂肌做出「向心收縮」,在這個姿勢保持呼吸,維持3~5秒的時間;




一樣保持胸、頸椎不動,再慢慢輕輕地將骨盆帶到微微後傾的位置,做出小範圍的駝式。

這個時候多裂肌做出「離心收縮」,多裂肌離心收縮的能力越好、椎間盤越不容易突出,是椎間盤突出患者在中後期非常重要的練習。因此我們可以刻意在這個姿勢待久一點,保持呼吸、維持8~10秒。




在小範圍的貓式與駝式之間轉換6~8下為一次,一天可以做個3~4次。這個矯正性運動如果做得好的話,過程中是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我都會請個案想到時如果周遭環境允許就做,多多益善,甚至可以當成運動前後的暖身及收操。


關鍵提醒:慢動作+穩定控制,才是真訓練


多裂肌不像你練胸、練腿那樣會「酸爆」,你反而是要感覺自己做得慢、控制得穩。有時候做得慢、做得穩,會比做得快、做得重,要難上許多呦!

這些練習不需要負重、一次也不用做很久,你需要的是大量、反覆的練習。每天累積下來花10~15分鐘,連續做3~4週,你會發現:

💪 彎腰不再卡住
💪 腰不再「自己緊起來」
💪 最重要的是,你的腰不會又再痛一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