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五十肩?你可能只是肩膀拉傷而已【上篇】

 
作者:李鑌

「我這個是不是五十肩?」這是很多肩膀痛的人第一個會問的問題,但你知道嗎?其實「五十肩」這個詞常被誤用。很多不是五十肩的肩膀問題,也被當成是五十肩來處理,結果反而耽誤了黃金治療期。




什麼才是真正的五十肩?


五十肩醫學上叫做「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發生時,肩膀的關節囊會發炎、變厚、攣縮,就像被「凍」住一樣。因此,歐美又稱它作「冷凍肩 (Frozen Shoulder)」。

這種病會讓肩膀角度變得非常小,不管你自己動,還是別人幫你動,都抬不起來。而且越到晚上,疼痛越明顯。




原發性 vs. 次發性五十肩


五十肩在臨床上又分為原發性的和次發性的,“原發性”五十肩指的是不明原因自己就發生,常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有關。

而“次發性”五十肩是因為肩膀曾經受傷或手術後不動,導致囊袋黏住了,像是旋轉肌撕裂、肩夾擠、鈣化性肌腱炎,都可能會演變成五十肩。


我是五十肩嗎?你可以做個小測試


用「Apley摸背測試」來看看,

🔎 摸背測試:手往下、往後摸背,像扣內衣的動作,會痛或抬不起來?
🔎 反摸背測試:手往上、往後摸背,像抓背動作。




如果是摸背測試比較不行,目前的狀況可能只是肌腱發炎、拉傷,還沒演變成五十肩,這個時候就應該要趕快處理;如果反摸背更卡、更痛,那就要懷疑是不是五十肩找上你了。


早點找專業介入,有差!


許多“次發性”五十肩,是因為原本的肩傷沒處理好,才惡化成「囊袋沾黏」。如果你現在只是疼痛、但肩膀還能動,就真的建議不要拖。應該趕快掛號,讓醫師檢查、診斷,並找物理治療師幫你評估、放鬆受傷的肌肉,以及修正動作習慣。




Take home message


🙆 肩膀痛、動作不能,不等於五十肩!
🙆 用摸背、反摸背來判斷動作限制方向。
🙆 提早治療肩膀疼痛,避免變成五十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