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鑌
位在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 (Hip adductors)
起始於骨盆的恥骨到坐骨,大部分終止於位在股骨後側的粗線上,在身體的前後相對位置中,介在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大腿後側的膕旁肌之間。
其中,內收大肌與“膝蓋的前內側疼痛”特別有關,想不明白為什麼嗎?這篇我們把內收大肌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它的解剖、功能,及觸診,看下去就知道囉!
⬆內收大肌前、側、後觀。 |
內收大肌肌肉解剖
內收大肌 (Adductor magnus) 分三個部分,
「最前上部」:有些文獻會把這個部分稱作內收小肌,這個部分從下恥骨支出發一路延伸至股骨小轉子下方的粗線,走向是內收大肌中最為水平的。
「中間部」:起始於下恥骨支與坐骨粗隆之間的坐骨支,纖維斜向往下呈扇形連接至內收裂孔 (Adductor hiatus)。
「後側部」:也可以說是坐髁部 (Ischiocondylar part),是內收大肌中纖維走向最為垂直的。起始位置從坐骨支延伸至坐骨粗隆,往下藉由肌腱連至股骨內髁的內收肌粗隆上,有部分的肌纖維則是延伸並填滿內收裂孔與內收肌粗隆之間。在這邊內收裂孔會剛好將內收大肌的中間部與後側部區隔開來,內收裂孔近端為中間部、遠端則為後側部。
內收肌群對於身體最重要的功能絕對是維持骨盆的穩定,身為其一的內收大肌也不例外。內收肌群皆由閉孔神經 (Obturator nerve)
支配,閉孔神經主要功能即是與支配大腿外展肌群的上臀神經 (Superior
gluteal nerve) 抗衡,控制閉鎖鍊運動時骨盆在冠狀面上的穩定度。
但其中有兩個例外,那就是內收肌群裡的恥骨肌除了受閉孔神經支配,亦受股神經
(Femoral nerve) 支配;內收大肌除了受閉孔神經支配,亦受脛神經 (Tibial nerve)
支配。
所有在腿部後側的肌肉都由脛神經支配,包含大腿後側的膕旁肌、小腿後側三頭肌,及位在足底的小肌肉等。因此,脛神經對於身體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走路時,讓你踩地承重的那隻腳,可以順利將你的身體往前推進。
那麼,同時受閉孔神經及脛神經支配的內收大肌,是不是應該具備了這兩條神經在功能上的特色?它既可在承重時與外展肌群抗衡,維持骨盆在冠狀面上的穩定,亦可協同位在腿部後側的肌肉群們,將你的身體往前推進。
讓我們一起來想像一下,正在走路的你,左腳踩地、右腳要往前跨步,只有左腳踩在地上、右腳是騰空的。這時候左腿的內收肌群與外展肌群一起發力穩定著骨盆,當它們把骨盆穩定好了,內收大肌會對著位在腿部後側的肌肉們說,「嘿!我們把骨盆穩定好了,現在一起出力把身體往前推進吧!」。
而內收大肌三個部分的肌纖維中,受脛神經支配的就是走向最為垂直的坐髁部。內收大肌的坐髁部是內收肌群中唯一不連到粗線上的纖維,它連至股骨內髁的內收肌粗隆,走向幾乎垂直,雖然被命名為內收大肌,但肌纖維走向、神經支配都與膕旁肌一樣。因此,除了後側部、坐髁部,有些文獻會把這部分的內收大肌纖維稱為「膕旁肌部
(Hamstring part)」。
易受內收裂孔壓迫的股動、靜脈
內收肌群的這個區域除了肌肉之外,還有一些組織你必須要知道,那就是股動脈、股靜脈,及隱神經。
股動脈、股靜脈從腹股溝穿出後走在大腿前內側的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一路往下沿著內收隧道 (Adductor canal or Hunter's canal)
到內收裂孔的位置,並穿過內收裂孔。穿過內收裂孔到大腿後側,股動脈改名為膕動脈、股靜脈改名膕靜脈,再沿著小退後側往更遠端走。
這邊讓我特別解釋一下內收隧道,內收隧道其實就是肌肉和肌肉之間的間隙
(Intermuscular
space),由縫匠肌、內收長肌、內收大肌,和股內側肌所形成。內收隧道始於股三角遠端的尖端處,前側、外側的邊界為股內側肌,後側的邊界為內收長肌與內收大肌,並被位在縫匠肌底下的筋膜層所覆蓋,所以內收隧道也稱作“縫匠肌下隧道
(Subsartorius canal)”。
內收裂孔由內收大肌的中間部與後側部形成,因此,如果內收大肌失能、無法順利縮短或拉長的話,內收裂孔就會壓迫穿過它的股動脈或股靜脈,進而影響到位在內收裂孔遠端的下肢循環。
是壓到動脈還是靜脈就端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什麼,我們在
還在膏肓痛,你是不是忽略斜角肌了?
這篇文章中提過,動脈症狀包含位在內收裂孔遠端的肢體 (膝蓋、小腿、足部)
冰冷、皮膚看起來光亮且薄、蒼白沒有血色,及毛髮掉落、無毛;靜脈症狀則是膚色看起來較為暗沈、肢體腫脹,及靜脈曲張的可能。
⬆內收裂孔處的靜脈曲張。 |
膝前內側疼痛與髕骨外翻
而神經的部分,股神經與股動、靜脈一起從腹股溝穿出後走在股三角,約莫腹股溝遠端4公分處,股神經會再分成前分支和後分支。
後分支中的「隱神經
(Saphenous nerve)」和「支配股內側肌神經 (Nerve to vastus medialis,
NVM)」會與股動、靜脈一起往下走在內收隧道,快到內收裂孔時與股動、靜脈分道揚鑣,支配股內側肌的神經去支配股內側肌,隱神經則往膝蓋前內側走,去支配膝蓋前內側的感覺。
這邊值得注意的是,隱神經和支配股內側肌神經與股動、靜脈分道揚鑣後,會被一片薄薄的筋膜固定在內收大肌和股內側肌之間,這片筋膜是大腿前內側肌間隔的一部分,從內收大肌延伸至股內側肌。
⬆圖片引用至此。 |
這片薄薄的筋膜是這個區域最容易嵌陷並影響到神經的組織,如果內收大肌因為失能張力增加,就會使得這片筋膜的張力也增加,進而壓迫位在底下的隱神經及支配股內側肌神經。
隱神經支配膝蓋前內側的感覺,當它被壓迫時,產生的症狀即是“膝蓋前內側的疼痛”。而支配股內側肌神經顧名思義即是負責支配股內側肌,被壓迫時會造成股內側肌的動作控制不佳,甚至是無法發力。
股內側肌與股外側肌控制著髕骨內外側向的位移及平衡,若股內側肌無法順利發力,髕骨外側的張力大於內側張力,髕骨就會被股外側肌往外側拉,造成大家常聽到的「髕骨外翻」!
所以不要再有“膝蓋痛是因為髕骨外翻”這個老派的想法了啦!內收隧道周圍的肌肉失能是導致膝蓋疼痛的眾多原因之一,內收大肌是這個區域最常見的失能,其次為縫匠肌,最後是內收長肌。
這三條肌肉任一條發生失能,都有可能在內收隧道這個區域壓迫到隱神經及支配股內側肌神經,導致膝蓋前內側疼痛與髕骨外翻。因此,髕骨外翻跟膝蓋痛一樣,都是結果,不是導致膝蓋疼痛的原因。
內收大肌觸診
那現在你應該說得出來如果內收大肌失能,在臨床上可能看到什麼症狀了吧?腦筋還轉不過來沒關係,我幫你總結一下:
👏 最重要的,你一定會在動作過程中發現骨盆在冠狀面上的不穩定。
👏 下肢在內收裂孔附近及其遠端,有動脈或靜脈的症狀。
👏 膝蓋前內側疼痛,且個案有很大的機率會說出「去照過片子,醫師說我有髕骨外翻」這樣的話。
👏 在股骨內髁的內收粗隆的位置,觸摸起來張力較強,因為內收肌群中,只有內收大肌連到這。
對付這類型的膝蓋疼痛,恢復內收隧道區域肌肉間的張力平衡是很重要的,最後我們來講一下內收大肌的觸診吧!
從後側看,內收大肌在大腿上1/3的位置被臀大肌及膕旁肌覆蓋,只有在大腿最近端的後內側處,有一三角區域是可以直接在皮下摸到內收大肌的地方。
這個三角形怎麼找呢?此三角形的近端邊界為坐骨粗隆 (Ischial tuberosity) 及恥骨
(Pubis)、後側邊界為半腱、半膜肌,前側邊界則是股薄肌。這個可以直接觸診到內收大肌的三角形區域可延伸至大腿上1/3處,最寬的地方緊貼著骨盆下方,約莫3~5公分寬。
根據 Travell & Simons' 的激痛點手冊,內收大肌有兩個激痛點位置。第一激痛點 (TrP1)
位在纖維走向為斜向的中間部,可透過平滑式觸診,在股薄肌後方來觸摸。
而第二激痛點 (TrP2)
位在纖維最垂直的坐髁部,坐髁部在整個纖維長度幾乎都被比它淺層的股薄肌覆蓋,因此,最好觸摸的方法是透過鉗捏式觸診,捏深過股薄肌來觸摸到。但有些個案你可以直接在觸診三角的地方,直接透過平滑式觸診來摸到內收大肌的第二激痛點。
參考文獻
Frank H. Netter (2006): Atlas of Human Anatomy Fourth Edition. Saunder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Inc.
David G. Simons et al. (1999): 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Volume 2, Second Edition.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